很多人容易搞混了,以为函谷关只有一座,告诉你吧,河南有两座函谷关,它们所处的年代位置不一样,秦代的函谷关位于三门峡灵宝市,汉代的函谷关位于洛阳新安县。汉代函谷关可能知道的人没有这么多,所以去参观的人也不多,个人感觉秦代的函谷关价值更高一点,更值得去看。
先来看下汉代的函谷关,洛阳新安县东南几百米,就是汉代的函谷关了,距离秦代函谷关75公里远,始建于公元前114年。汉代函谷关是古代洛阳西去长安的通衢要道,在汉代时,帝都是长安,函谷关以东是关外,函谷关以西是关内,当时的人也以关内人为荣。
新安县在关外,当时的楼船将军杨仆听别人说他是关外人,就深感不快,于是捐资在新安县城东修起了一座城池,汉武帝就把函谷关东迁到新安县,这就是汉函谷关。有了这座函谷关之后,杨仆也成为关内人了,2000多年过去了,汉关早已废弃,仅存有关门遗址,2014年汉函谷关成为世界遗产。
汉函谷关坐西向东,关前有天然屏障八陡山,南连青龙山,北接陇海线,西通新安县县城,《水经注》所说:“汉函谷关自南山横洛水,北属黄河,皆关塞也”。从洛阳去长安只有通过城门,才可以出入此关,最后一次重修是在1923年,可惜的是,重修的关城在1958年大炼钢铁中被严重毁坏,只剩下两层了。
秦代涵谷关的沙盘模型
灵宝市境内的秦代函谷关,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古代时的秦函谷关,宽度仅容一车通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等均出自于河南灵宝的秦函谷关,老子骑青牛在秦函谷关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这里也是道教发源地,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
汉朝以后黄河水位下降,黄河裸露河滩,秦函谷关也就失去了战略价值,被西边的潼关取代。据考证函谷关的关城为不规则长方形,原关楼已不存在了,1992年,当地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关楼为双门双楼山顶式三层建筑,楼顶各饰丹凤一只,所以又被称为丹凤楼。
先有秦后有汉,五国攻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灵宝函谷关,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周边历史景点丰富。秦函谷关周边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藏经楼、鸡鸣台、碑林、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历史价值最重要的当属秦函谷关,这里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
两个函谷关,无论哪个它都曾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借用网友的一首诗:“曾经风云卷大地,函谷关隘名天下,群雄豪杰天下争,唯有土堆今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