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为渊驱鱼 wèi yuān qū yú
【释义】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原义指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原比喻方法不当,适得其反。后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该成语也单作“为渊驱鱼”或“为丛驱雀”。
【出处】《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解释:所以,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乌 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替商汤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 残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纣王。
【近义词】为人作嫁 为丛驱雀
【反义词】 损人利己等
【用法】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含贬义。多用于书面语。
【示例】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三回:“国家平时患无人才,等到有了人才,又被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为渊驱鱼,为丛驱爵,想起来真正可恨。”
姚雪垠《李自成》:“苛察繁则人人钳口,正气销沉;聚敛重则小民生机绝望,不啻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冯玉祥《我的生活》:“执法者如不能慎重将事,则不啻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国家人民必受无穷之害,又岂止枉死几个无辜而已呢?”
【造句】
为了打败敌人,我们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绝不能做出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之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的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
有一次,孟子的几个学生针对夏、商两朝灭亡的原因展 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争执不下,便一道去请教孟子。孟子说道:“我举例来说吧,国君施行仁政,爱 护百姓,百姓就像百川归海一样涌向国君的周围。你们都知道,水獭是专门靠吃鱼为生的,水獭一出现,鱼类必然潜到深水;鹰隼专吃小鸟,小鸟看到 鹰隼一定会飞向树林深处。所以说,是水獭代替 深水将鱼儿赶来,鹰隼为丛林聚积鸟类(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鹤也)。由此可见,是桀、 纣把百姓驱赶到商汤王和周武王那儿去的。总之,桀、纣的灭亡是因为人心向背,绝非什么天意。天意太难把握了,我们还是多尽人力吧。”
【成语寓意】
这是孟子论述虐政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个典故。孟子认为,像桀、纣那样的暴君之所以失掉天下,关键是失掉了人民,而失掉人民就意味着失掉民心。因此,若想得到天下,就得设法得到人民,得到了人民,就标志着得到了民心。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打了一个比方:“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鹳也。”他的上述道理旨在使各国君主相信:世界上如果有一个君主愿行仁政,那么别的君主都会替他往来驱赶人民;有了人民,即使这个君主不愿统治天下也办不到了。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朝代是兴盛还是衰亡,取决于君主是明君还是昏君。史实证明,任何君主残酷剥削百姓,使百姓活不下去,必然有人奋起反抗,最终导致改朝换代。昏君即使得到了天下,也很容易失去天下,他们的暴戾残忍驱使百姓去了仁德明君那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成语接龙】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 雀目鼠步 ↣ 步步莲花 ↣ 花天锦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知安行 ↣ 行不顾言 ↣ 言不达意 ↣ 意气用事 ↣ 事败垂成 ↣ 成败论人 ↣ 人面兽心 ↣ 心上心下 ↣ 下气怡色 ↣ 色胆迷天 ↣ 天之骄子 ↣ 子曰诗云 ↣ 云龙鱼水 ↣ 水漫金山 ↣ 山河表里 ↣ 里通外国 ↣ 国无宁日 ↣ 日昃旰食 ↣ 食不充口 ↣ 口角春风 ↣ 风风雨雨 ↣ 雨散风流 ↣ 流里流气 ↣ 气吞湖海 ↣ 海中捞月 ↣ 月眉星眼 ↣ 眼去眉来 ↣ 来日正长 ↣ 长戟高门 ↣ 门户之见 ↣ 见鞍思马 ↣ 马上墙头 ↣ 头面人物 ↣ 物是人非 ↣ 非昔是今 ↣ 今生今世 ↣ 世道人情 ↣ 情若手足 ↣ 足音跫然 ↣ 然荻读书 ↣ 书香世家 ↣ 家累千金 ↣ 金华殿语 ↣ 语近指远 ↣ 远近驰名 ↣ 名倾一时 ↣ 时移世变 ↣ 变风易俗 ↣ 俗下文字 ↣ 字字珠玉 ↣ 玉振金声 ↣ 声华行实 ↣ 实与有力 ↣ 力小任重 ↣ 重财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