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就是改编自文字鬼才马伯庸的同名小说《古董局中局》。主要讲的是以古董鉴宝为核心的悬疑探秘剧,由一桩“佛头案”牵扯出了沉没已久的江湖秘局......
值得一提的是此剧还有王刚、曾江、汤镇宗、吕中等一堆老戏骨联袂出演,一举一动都是戏,所以演技什么的都不是事。
据说,在古董行,买卖讲究一个买定离手,交易完成发现是赝品也得认。鉴天下的宝,掌古董行的眼。鉴宝就是比拼眼力跟经验的事。
就在剧情渐进的时候,由一件倒卖钧瓷笔洗赝品案引出了一个新的人物付贵
于是四个小鲜肉就开始踏上了寻找付贵的道路。
你们都关心付贵去哪儿了,小编我就不一样了,我更关心这钧瓷笔洗是何物?笔洗,相信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很少听过。那何为笔洗?
何为笔洗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又称墨洗,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专门放在案头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
用毛笔书写、作画前,可作润笔之用;书写、作画之时,如果墨色太浓,可以略蘸笔洗中水少许以润墨;写完了、画完了,如果距离下次用笔的时间间隔很短,还可以在其中涮笔。
因毛笔极为娇嫩,用后如不即刻洗净,墨中之胶将浸蚀笔尖,故笔洗常为文房必备。
笔洗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
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
所以要不说古人风雅呢?但凡涉及文房用品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掉价,不仅笔墨纸砚有讲究。就光这笔洗都有如此多的样式跟质地。
瓷笔洗是作为常见的一种质地,而瓷器当中又以钧瓷为尊。
钧瓷笔洗
笔洗造型一般为敞口、浅腹,器口要求光滑以不伤笔毫,器身形状规格不一,有圆形、葵花形、蔗段形、桃形、荷叶形和莲花形等,不仅实用,还精致美观,就算放在那里也是一种享受。
我要是有这么一件笔洗,就冲着这个颜值,为了用它我也要天天写字,这得是多大的享受啊!
而剧中说道的笔洗还是钧瓷的(虽然是个赝品)!钧瓷多么稀有贵重不必多说了,民间一直就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足可见钧瓷作为国之瑰宝的分量。
老收藏家陈重远的《古玩谈旧闻》中,还有一个“翠镯换钧窑笔洗”的故事。
说的是民国时期,北平一位老翰林娶了位年轻的姨太太,这位姨太太私自将老翰林珍藏的宋代钧窑笔洗拿去换了一只她心仪的翠镯。
当老翰林得知小老婆用笔洗换了翠镯后,不由得火冒三丈,浑身颤抖,高声喊道:“你太混啦!那宋钧窑笔洗是光绪爷赏的,是我的传家宝。别说一只翠镯,百副翠镯也换不到!‘钧窑一具千重厦’,你哪里知道?!太混!太混了!”小老婆也不示弱,跳着脚儿还口:“光绪爷赏你宝,你怎么去洪宪皇帝哪儿去磕头、称臣效劳?!”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话像刀一样,戳在老翰林的心窝子上。
“卖漏”让翰林一病不起,不久就命归西天。而换得这件笔洗的珠宝店主人,又与其他古玩商合伙,卖了1.4万元,买主又将它卖给美国古董商,得到了2.5万块银元,这些钱在1930年能购得京东平原上千亩好土地!
由此可见,钧瓷的价值有多大,“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世人都晓黄金贵,不如钧瓷一把泥”是自古以来对钧瓷的无上荣耀。
给你们随意感受一下钧瓷笔洗的盛世美颜
1980年嵩县城关镇出土的文物,高6厘米。该器整体如一盛开的荷叶,浅腹,平底,底有三个支钉痕,口沿一端有用釉粘接的如意头折沿沿下有釉粘接扳。从底至口沿有五个星S形的叶盘。满釉支烧,通体施天青釉。香灰胎。此先无论造型、釉色、做工等都系钧窑中的上乘产品。
洗为长圆形,口沿的局部为伸出的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通体施天蓝釉,釉质凝厚滋润。
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淡的蓝色称天青,较深的称天蓝,此件比天青更淡,故称月白,具有萤光般的幽幽光泽。
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
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静憩轩用”为清代官款。
洗作荷叶舒卷式,卷沿深腹,造型别致。其胎体厚实,器身施天青釉,釉色莹润,通体开片,且纹片大小不一,纹理自然,体现了文房用具的清新雅致,别具情趣。
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内凸起,底有6个支钉烧痕。通体施灰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故有“金丝铁线”之称。
此洗造型玲珑小巧,典雅可爱,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精细之作。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有其强大的历史底蕴和厚重的文物做支撑的,当离开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之后,一些东西也开始渐渐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就像这笔洗,随着毛笔的使用越来越少,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以至于绝大多数人都不认得了。
其实不仅仅是笔洗,还有我们的传统手工艺,都在被人遗忘,在我们不注意的角落里消融,瓦解,成为历史的过往,我们的文化正在一点点的消逝,终究是抵不过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