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克楼
牛街礼拜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牛街,占地6000平方米,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清真寺之一。
牛街是北京城内最大的回民聚集区,在清代,牛街一带的回民数以万计。牛街古称柳河村,或柳湖村,因为这一带临近永定河故道,低处经常积水,水域沿岸植柳成行,犹如一派水乡景色。有句古诗道出这里的风景:“柳湖古寺市南头,芳草间房处处幽。”从前,在柳湖村东北处有一狭长土丘,似城基,又似堤岸,因有这一狭长的高岗,也被叫作“岗儿上村”。据考古专家说,此处可能是古蓟城之遗址。后来这里逐渐形成了街道,住上了稠密的居民,经元、明、清历代发展,逐渐成为北京地区最著名的回民聚集区。
“牛街”称呼始于清代。明朝嘉靖年间,这里还是一片枣林,尚未成街,只是人们踩踏出的土路两侧有一些稀疏的房屋。到了清代,人口逐渐密集,形成了街巷,这条街道逐渐繁荣起来。由于这一地区的人们喜种枣树和石榴树,便逐渐把东西走向的一条街称为“枣树林”,把南北走向的街叫“榴街”。又因回民多经营牛羊肉业,“榴”与“牛”谐音,所以便用“牛街”称呼此街。现在,牛街是南北大街,东西向有枣林前街、枣林后街等。
据记载,牛街礼拜寺始建于辽统和十四年,即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奉敕赐名“礼拜寺”,故有“明寺”(意为“明朝所赐之寺”)之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亲题“敕赐礼拜寺”。早年,北京有4座皇家敕赐建造的清真寺:一在牛街,称牛街礼拜寺;一在东四牌楼,称东四清真寺;一在阜成门内锦什坊街,称普寿寺;一在安定门内二条胡同,称法明寺。其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当属牛街礼拜寺。
牛街礼拜寺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样式为中国宫殿式建筑,从外面看上去与中国的佛道教寺观没有什么区别,与其他伊斯兰清真寺的风格完全不同。该寺坐东朝西,其格局以中国宫殿式的木结构形式为主,其细部带有浓厚的阿拉伯建筑装饰风格。由大影壁、礼拜殿、望月楼、宣礼楼、碑亭等组成。
据记载,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始于隋文帝时期,大约150年后的唐玄宗时期,清真寺开始在长安和沿海兴建。公元960年,有一位阿拉伯“筛海”(意为“老者”“长老”,伊斯兰教对有名望的宗教学者的尊称)名叫革洼默定,携子来京传教,他也是牛街礼拜寺第一任掌教(即清真寺的宗教领袖)。他的儿子那速鲁定对皇帝赐予的官爵坚辞不受,一心继承父亲,在牛街礼拜寺当上第二任掌教,并向朝廷奏请颁建牛街礼拜寺。公元996年,辽圣宗统和十四年,牛街礼拜寺建成。辽代最初建的礼拜殿现仍在,成为牛街礼拜寺中最早的建筑。
牛街礼拜寺的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1988年,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主要的古建筑当属礼拜大厅。
礼拜大厅由三个不同年代的建筑连接而成。最早的建筑始建于辽代,即建于996年的窑殿。这是一座六角攒尖亭式建筑,全部为木结构,俗称窑殿。窑殿正面壁龛上,满雕精巧的阿拉伯文和花朵。窑殿内南北两侧各有一扇镂空木雕棂窗,木窗棂十分巧妙地由阿拉伯文组成,这是一种古阿拉伯文,也称“库法体”,极为罕见,既起到窗棂作用又是艺术装饰,这是建寺时的文物珍品。建筑大师梁思诚曾于20世纪初考察过窑殿,考察完喜出望外,说“这里还保存着宋制建筑,可贵!可贵!”他指出:“窑殿内的藻井、彩画及龛橱均为宋代技法及宋代艺术特点,因为宋、辽是同一时期的两个政权,在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梁启超提到的彩画在窑殿进门的回首梁上,共6幅,现仍保持原貎,从未重绘过。宋代《营造法式》中明确规定了宋代建筑彩绘制度,只有皇宫、宗庙等级高的建筑才施彩绘,一般建筑不施彩绘,或以素造、或涂丹朱、或用黑漆。牛街礼拜寺窑殿内除保存有大量宋式彩绘外,还采用了博古、花卉图案,成为中国清真寺建筑绘画的一大特点。
明弘治九年(1496年)在辽代的窑殿外建一大厅,并与窑殿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勾连搭建筑形式:明代的建筑与辽代的建筑由一道半弧形影壁衔接,成为礼拜大厅顶部的一个特殊装饰,使两个建筑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大厅。
到了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明代大礼拜厅外又建一大厅,也用勾连搭建筑形式,与明代建筑连在一起,中间一道半弧形影壁。这样,辽代、明代、清代三个朝代的建筑连为一体,形成今天的大礼拜厅。三个朝代建筑相连,浑然一体,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观。
现在礼拜大厅有五楹三进,厅内进深39米,面积约760平方米,可容纳千人礼拜。礼拜大厅有18根主柱,组成了21个拱门,拱门仿阿拉伯式上尖弧形落地。柱子上饰有蕃莲图案,皆为红地,沥粉贴金、精巧细致。大厅内天花板和梁枋上施以“博古”“花齐”等彩绘,悬挂着用玻璃串珠、彩色玻璃灯罩组成的各式大吊灯。大厅内金光灿灿、光彩夺目、庄严隆重,给人以圣洁肃穆之感。
大影壁、望月楼、碑亭、宣礼楼等古建筑也别具特色。
大影壁位于牛街礼拜寺正门对面隔一个马路,是一座照壁(俗称大影壁),影壁长32米、高4.4米,青砖筒瓦,大脊长伸,汉白玉底座,灰色大方砖镶面。大影壁束腰处浮雕生动、图案精美,其中部右方有一幅“四无图”石雕,甚为驰名。图案是树上悬钟,钟下摆棋,棋旁立炉,但浮雕上均无人物,故曰“四无”:“有棋无人下,有钟无人敲,如意无人佩,炉在无香烧。”究其缘由,是因伊斯兰教在清真寺装饰时常用植物纹、几何纹和阿拉伯文字,但禁用动物、人物纹样。
望月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牛街礼拜寺正门,也是牛街礼拜寺标志性建筑。望月楼为二层楼,阁楼有10米高,六角形亭式,双层飞檐,亭顶覆以上黄下绿的琉璃瓦,孔雀绿色的斜脊六角攒尖,上有金黄色琉璃陶宝顶。楼上悬挂着“牛街礼拜寺”蓝底金字匾额。每年伊历九月进入斋月时,阿訇、乡老要登楼寻望新月,以定斋月始末,故名望月楼。望月楼前有木牌坊和汉白玉石桥。
礼拜大厅外,有南北两座碑亭。亭内碑刻均刻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一碑为“敕赐礼拜寺碑”,另一碑为“敕赐礼拜增修碑”。
礼拜大厅正东是宣礼楼(又称邦克楼或唤礼楼),是用于呼唤人们前来礼拜的。宣礼楼始建宋熙宗年间(1068年—1077年),明弘治九年(1496年)重建。
在寺院内有一个跨院,院内古柏青青,古柏下有两座黑色大理石坟冢,即宋元时期两位远道来中国讲学的“筛海”墓。两座墓保存完好,碑文字迹清晰,是珍贵文物。
以上是牛街礼拜寺古建筑的精华所在。
除古建筑外,牛街礼拜寺还有珍贵的可移动文物,这里仅举两件:一是“康熙圣旨竖额”,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颁发的圣旨。据载,在伊斯兰教斋月,牛街礼拜寺夜夜灯火通明,来寺礼拜的穆斯林络绎不绝。南城御史为此向康熙帝密奏说:回民夜聚明散,图谋造反。康熙帝为了了解真情,亲自微服入寺私访,查明了原委,并颁布这一圣谕,一方面驳斥了不实之词,一方面强调“天下回民各守清真,不可违命”。二是敕赐大铜锅。这一大铜锅大口、折沿、深腹,腹下部微鼓,高63厘米、口径150厘米,口沿上铸楷书铭文:“敕赐礼拜寺记大清康熙壬午岁(1702年)壬寅斋月造”“敕赐礼拜寺记大清乾隆巳岁(1739年)丙子斋月重造”。
除建筑特色外,牛街礼拜寺在历史上还成就了一件有广泛影响的事情,即兴办回民新式教育。以往,穆斯林的文化教育主要以寺院教育为主,社会文化教育几近空白。清末民国初年,牛街礼拜寺穆斯林知识分子和阿訇深感传统专习阿文和伊斯兰教义、教法的寺院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他们开始创办具有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新式教育形式——学校。著名的阿訇王浩然,多次担任过牛街礼拜寺的掌教,积极支持孙中山的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同样著名的阿訇、教育家达浦生,曾积极投入抗日战争,解放后担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他们两人同曾任过牛街礼拜掌教的王友三等人一起,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北京创立了回教师范学堂,校址就在牛街礼拜寺内。学校除教授经文外,还特设自然和社会学科等课程。第二年,即1908年,王浩然在牛街礼拜寺后院创建了清真第一两等小学。这是回民近代教育事业的开端。在其影响下,各地也相继兴起了筹办回民学校的热潮,上海出现伊斯兰教师范,宁夏有中阿中学,北京有成达师范学校,昆明有明德中小学校,有力推动了中国穆斯林的近代教育。1912年10月,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改为公立,教育内容一改旧式经堂教育的传统,提倡汉、阿文兼授,并于经学之外增加各科文化课程,还设有体操、手工、音乐课等。后小学堂几经更名,1949年后,更名为北京市牛街第一小学,现为牛街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