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金门县,古称“浯岛”、“仙洲”,由金门岛、小金门岛(烈屿)、大担岛、二担岛、东碇岛、北碇岛等12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51.65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十多万。
金门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九龙江入海口的厦门湾,距离厦门市的角屿岛仅1.8公里,隔着海峡能清晰看到金门岛北部的秀丽山河美景。而金门距离我国台湾省本岛则要将近370公里,距离澎湖列岛也要超过150公里。
金门的命名并不是因为当地盛产金属矿藏,是明初的时候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沿海,修筑要塞城池防御海盗,共设五卫十二所,金门为“中左所”,后来又增设了巡检司。因地处海湾的出海口,取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命名金门卫。
古时的金门盛产盐巴,五代十国的闽国皇帝王审知为了扩展自身实力,大力开采金门东半岛上的海盐,元朝时设置浯洲盐场司(从七品)基本接近县制品级,到了明末清初时民族英雄郑成功在这一带训练水师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金门的建设,为后来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打下了基础。
清康熙帝后来推行海禁政策,将岛上居民陆续回迁陆地,金门岛一度荒废,民国元年设立思明县,1915年改为金门县。
如果摊开厦门市的地图你会发现,金门正好堵在了厦门出海的前面,直接使得厦门港成为了一个内海港口,这当然有利有弊,能有效减少诸如台风等恶劣天气对厦门港的影响,但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厦门港的出海航道。
厦门港的出海航道主要走金门县海域的二担岛、三担岛一带进入台湾海峡深水区,进而分东、南两个方向驶往台湾省和广东省沿岸的港口,只有很少的航线走金门和厦门之间的水域通往福建中北部。
如果金门能成功和厦门连成一个整体,整合金门港、金沙港和金山港,就像宁波舟山港那样连成一片,实现内外海互补,可以极大缩短厦门与北方港口城市的时间距离,进而加快厦门湾港口运转速度,使厦门、金门周边海域得到充分的发展。
说完金门与厦门的地理联系,再说二者在历史上的联系。在建国初期,由于特殊的背景下,金门的存在是联系海峡两岸的重要纽带,就一直维持了下来,但金门县在政区的划分上是始终属于福建省的。
建国初期的大、小嶝岛,及附近岛屿都划入了金门县范围,为接手金门岛做准备。1958年为了粉碎分裂举动我们愤然决定炮击金门,敲山震虎,前后长达二十余年都处于炮火范围,直到1979年的元旦正式宣告停止炮击金门,这一期间金门县的筹建也陷入了僵局。
1971年大嶝区划归晋江地区同安县,同安县在1973年划入了厦门,后来并拆分为同安区和翔安区。
晋江地区是泉州市以前的叫法,由建国时的晋江专区演变而来,当时的晋江专区管辖范围很广,包含了今福建省泉州市、莆田市及今属福州市、厦门市、三明市的部分区县。
泉州由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历史上对闽南地区的影响力还是巨大的,在魏晋南北朝时为晋安郡、丰州,隋朝时改丰州为泉州,当时的泉州辖区很广治所在福州,经过唐宋时期的调整,和现在的辖区范围大致接近。
泉州的辉煌始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起初是南宋皇族宗室把控对外贸易,大量的奢侈品由海外运往内陆,由于价格昂贵对当地百姓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发展,反而为当地百姓增加负担。后来经过泉州知府汪大猷的整肃下泉州港得到极大的开发,对外贸易逐渐增多;到了元朝,泉州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设立宣慰司并将澎湖也列入了管辖范围,泉州港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成为当时国际贸易的主要集散地,来自海外的香料、奇珍异宝运往泉州,在通过泉州换取我国的丝绸、瓷器、农副产品,使福建地区走向了世界。
然而盛极一时的泉州港,在元末被元朝推行的四等人种制度所反噬,引发了长达十年的战乱,史称“亦思巴奚战乱”。这场战乱使得泉州港毁于一旦,后来遇上明初的海禁政策、倭寇袭扰,泉州再也没能恢复荣光。
泉州在明清时期改为了府,辖区大致包含了厦门市和泉州市,当时的金门称金门卫。清朝时泉州府的辖区有一定的缩小,北部的德化县、永春县和三明市的大田县组建了永春州,泉州府保留了南部地区,随着海禁的推行,金门卫被撤销。
金门县目前之所以会划归泉州市管辖,一大原因还是继承了历史上的惯性,但实际上厦门与金门的联系要比泉州密切一些,个人认为如果后面划入厦门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目前金门县我们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管辖,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