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  常识 > > 

夸父追日的意思(漫游《山海经》夸父逐日)

2024-07-12 12:15:02

夸父逐日也叫夸父追日,是个妇孺皆知的成语。大意是一个叫夸父的人追赶太阳,最后因渴而死。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一样是一个嵌在炎黄子孙基因里的故事。

我们现在理解的夸父追日有两层意思。

其一,比喻自不量力。不考虑自己的实际力量而做出无谓的牺牲。

其二,是赞颂一种不屈不挠,不畏强权,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

那么,在《山海经》中对夸父追日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的呢?好像比我们知道的要复杂的多。

故事主要记载于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

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 ,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居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很明显,这是一个故事的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说的是夸父追逐太阳,渐渐追上了。口渴想喝水。喝干了黄河水和渭河水还是不解渴。又想喝北方大沼泽里的水。没有到大沼泽就被渴死了。死后,他的拐杖化成了桃林。很明确的说出夸父是因渴而死。

后一版本更详细。介绍了夸父的背景。住在成都载天这个地方。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上拿着两条黄蛇。他的父亲是信,祖父是后土。因为追日渴死在了禺谷这个地方。又说是应龙所杀。应龙先杀了蚩尤,又杀了夸父,然后去了南方。所以南方水多。《大荒东经》中也有一处记载,应龙杀了蚩尤,又杀了夸父。那么到底夸父是渴死的还是被应龙杀死的?为什么一个版本中出现了两种死法?这是不是太矛盾了呢?

让我们开动福尔摩斯的大脑,破解一下这个千古之谜。

夸父是谁?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在《山海经》中后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夸父也是炎帝的后代子孙。

应龙是谁?应龙是黄帝手下的一员神将。在天上负责行云布雨,善于蓄水,进行水战。在和蚩尤的大战中杀死了蚩尤。蚩尤是当时和黄帝部族势均力敌的强大部族。在涿鹿之战中黄帝战胜蚩尤,真正完成了他的大业。成为全天下拥戴的天子。使当时的中原及四方得到了安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战争中,应龙杀蚩尤,天下已然安定。为什么还要杀炎帝的后裔呢?应龙善蓄水,善水战。夸父怎么就喝完了黄河和渭河仍然很渴,还要喝大沼泽的水?这是不是在说应龙和夸父之间的战斗,而不是在说喝水?

山海经里的怪鱼 鯥

故事有可能是这样的,在和蚩尤的战争之前,华夏部落内部,炎帝和黄帝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大战,即有史料记载的阪泉之战。炎帝统治后期,黄帝的威信和能力渐渐显露。部族强大。在新势力和旧势力的战斗中,炎帝失败,被迫联合,让位于黄帝。在炎帝的后人中,夸父一族一直不服黄帝的统治。总是在积蓄力量,企图东山再起。在黄帝打败蚩尤之后,仍然自不量力的负隅顽抗。应龙杀了蚩尤之后。对这小股残存的反抗力量展开了追杀。夸父族的移动路线是由东向西(与日逐走)。到河渭地区,禺谷这个地方和应龙展开了战斗,甚至取得了胜利,还想继续北进取得更大的胜利(河渭不足,欲饮大泽)。但是终究没有达到目的,被应龙剿灭了。至此,黄帝消灭了最后的反抗力量。应龙也精疲力竭,完成了他的使命到南方去了。

夸父追日实际上是隐晦的记录了一场战役。黄帝追杀炎帝一族最后的反叛力量,最终平定四方。夸父名为被渴死,实为被应龙所杀。

以夸父的力量与黄帝的力量比较,就好比以卵击石,如同和太阳赛跑一样,不可能取得胜利。所以说夸父自不量力。但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夸父不投降,不放弃,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可贵的,值得赞颂的。这种精神在后世的千年传颂中,已然化为一种力量,融入在炎黄子孙的血液当中。